热门关键字:经济学家    部委学者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热门

贾康:金融创新对接第三次产业革命势在必行

浏览次数:463次      更新时间:2018-12-24 11:31:18
12月1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由新华社瞭望智库、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共同主办的“第三届(2018)新金融高峰论坛”上围绕金融责任谈了自己的一个基本认识框架。
“我认为在金融功能发挥的过程中间、在中国实际情况下,它的主题词其实就是要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的改革,来把握好金融创新,势在必行我们要做的实事。”他表示。
贾康还谈及了三个以“大”字开头的概念,第一,要有大局观。中央正本清源,纠正金融脱实向虚的自我循环的偏向,这是大局观。第二,要有一个新的大监管的框架。原来的“一行两会”变成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协调之下的“一行两会”。第三,一个大框架的概念,“个人认为就是在商业性金融发展的旁边,我们要正面讨论必须和它协调发展的政策性融资这个体系的制度建设,配套运行。人们越来越看中的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开发性金融、小微金融乃至金融精准扶贫等等,无不带有非常浓烈的不可回避的政策色彩,怎么样让它结合好,这是一个大框架才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使金融尽责发挥功能?
对此,贾康提出“七个势在必行”:第一,金融创新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势在必行,这是金融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必须在金融多样化改革方面取得失效,实现无缝对接的金融和资本市场。要强调金融的多样化,应该包括机构的多样化和品种的多样化,应该形成各种融资需要都有对应金融产品的供给体系。
第三,要把政策性金融、开放性金融这个概念再一次正面确立而并考虑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小微、三农、创新、绿色这些机制和商业性金融所要求的融资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要求金融机构有可持续的内在动力、动机去支持这些小微、三农、创新、绿色等等,必须有一种有别于商业性金融雪中送炭的可持续的机制建设。这种机制建设从战略全局来说必须要匹配上财政的后盾,财政支持之下的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杠杆式放大,要结合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匹配上商业金融整个体系和市场上大量的不同市场主体的融资需要相对应,提供出无缝对接的金融产品供给。中国的现代化战略必须要求我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兴利除弊,防止陷入那种紊乱局面,国际经验要借鉴的就是,风险共担、支持对象规范化的遴选,以及持续不断的多重审计监督,政策性金融里面的考核不能简单的照搬商业性金融的考核。”
第四,要强调金融创新对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势在必行的。
第五,要强调PPP机制的创新,这也是对于现在重大公共基础设施、产业新城建设运营等等重大投资事项,很好的绩效提升机制,不仅仅是解决融资机制创新,而且是带来管理管理模式、治理模式创新,是扩大内需、应对贸易摩擦升级等等必选的机制创新,而且在今后很长历史时期之内会发生一系列的效应。
第六,要在宏观层面考虑怎么样创造条件,最后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这种自拆防火墙的改革,人民币的国际化才能够真正按我们意愿最后支撑中国的现代化。
第七,掌握好发展中规范和规范中发展,这两个重要概念它的顺序不能摆错。在并不了解创新风险何在的时候,首先得给出弹性和试错的空间,防范系统性风险不能由此强调到所有的风险必须死死按住不许动,就违背了中央的实际精神。在认清楚创新中间的风险点以后紧接着强调规范中发展,这种经验还要进一步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