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经济学家    部委学者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热门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查看详情

黄奇帆的“天时地利人和”新论,济南如何因势利导?

浏览次数:561次      更新时间:2020-08-20 10:27:42

8月14日,济南市政府、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2020跨国公司(济南)高层对话会暨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出席交流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为济南发展带来一番“天时地利人和”的新论。

黄奇帆说,当前的济南正进入崭新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济南在承担重大国家战略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地利”,就是济南正加快规划建设一批跨河通道,加快构建黄河南北交通“一张网”,推动城市南北联动、一体化发展。天堑变通途后,济南的城市空间架构拉开,未来有望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人和”,就是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全市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当前的中国机遇多多,济南发展前景广阔。

黄奇帆作为学者型官员,言之有据,他预判济南在“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下,有望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成为“黄河下游最璀璨的明珠”,这让济南乃至山东感到振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济南确实正面临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黄奇帆的“天时地利人和”说概括性强,重点突出,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放大优势效果,补齐短板,以加快济南崛起。
 

一,“天时”方面,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让济南成为一座高质量发展之城。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位高远,意指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山东作为黄河流域下游主要区域,济南作为黄河流域重要中心城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既是实现山青水绿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产业兴则城兴,对济南来说,六大传统产业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仍然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一定比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以耗水较大的济南钢铁产业外迁为显著标志,六大产业中先进产能比重进一步提升,落后产能有序淘汰,衍生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不断提高。

在新技术产业方面,济南抓住“互联网的下半场”至关重要。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浪潮集团考察时强调,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集团业务涵盖云数据中心、云服务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企业四大产业群组,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IT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成为“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集团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23亿元。

近几年,济南发展数字经济的速度惊人。比如: 62天,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雏形初显;108天,科技园主楼完成全部主体结构施工和外立面装饰施工;节假日无休、24小时不间断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成为抓落实的“济南速度”。向新技术产业要动能,这是济南在“长肌肉”,这样的发展方向,必须坚定不移。

与此同时,济南要特别注意服务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服务业在我省各市的GDP增长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头戏”。济南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其辐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服务业在体现。济南周边的淄博、德州、泰安、聊城,与济南距离不过60-120公里范围内,服务型产品的需要旺盛,发展潜力巨大。比如交通物流、科技服务、数据分析,都应该成为济南重点发展的服务业。

二,“地利”方面,以济南“北跨”黄河发展为契机,实现“北起”,把先行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主阵地,让济南“主城区”充分发育,为“超级大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搭起框架。

超大城市必须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济南恰好具有崛起为超大型城市的地理位置。济南西南距离郑州全程约450公里,西北距离石家庄全程约320公里,正西500公里无大城市;正北距离北京全程约410公里,距离天津全程约330公里,向东距离青岛全程约350公里,向南距离徐州全程约330公里。这个位置的“地利”,决定了济南具有做大做强的天然优势。

但济南在城市具体空间拓展上有先天不足。正如黄奇帆在本届交流会所说:“济南南有泰山,北有黄河,长期来呈长条状发展”,这是济南城市空间拓展极为不利的一面。黄奇帆的建议是“随着黄河大开发的推进,完全可以千军万马向黄河北部转移,从八九百万人口往一千多万人口发展,把黄河变成济南的城中河”。黄奇帆的这个建议,应该说和济南的“北跨”“北起”的城市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2003年6月26日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确定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济南城市空间布局,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适应济南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推进全域统筹协调发展,7月23日,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实施 “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新发展战略。

需要注意的是,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的决议中,对“北跨”要实现“北起”,描述如下:推动北部建设全面起势,抓住实施黄河国家战略重大契机,强力推动“携河北跨”和先行区建设,实现“产城河”三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

“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这几个字眼很重要。长期以来,济南城市空间的主要拓展局限,就是“主城区”空间不足。济南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成为超级大城市,它的辐射带动能力,主要靠“主城区”而非“卫星城”来展现。2019年1月,莱芜并入济南,壮大了的城市发展空间,但因为山地阻隔,莱芜区和钢城区只能作为“卫星城”来谋建,济南的主要城市建设着力点,还必须放在“主城区”上面。

“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有利于与京沪高速通道建立联系,有利于加强济南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北京和上海的经济社会交往,在中央提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今天,这种联系和交往,对济南发育成为超大型的内需活跃城市,极具价值。

当然,“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并非没有挑战性。比如,“产城河”三位一体发展,需要克服地上悬河引发的交通阻碍,需要让黄河永保“安澜”,这都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只有解决“肠梗阻”,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担忧,“黄河下游最璀璨的明珠”才会从梦想变成现实。

三,“人和”方面,自我加压,省市一体,善用“政策创新”形成良好发展的软环境,推动济南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速“省会经济圈”“济南都市圈”建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在济南做大做强的最大优势是“人和”,从市到省、从省到市,都形成了加快济南做大做强的强烈共识。

今年6月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其核心意思有两个:一是促进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7市一体化发展;一是提升济南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济南都市群”建设,显现雏形。

7月29日,我省召开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原则通过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研究了需要解决的重要事项和问题。

“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和“省市一体化建设推进济南加快发展”,这两个“一体化”,高瞻远瞩,有利于统筹省市发展,协调地市之间的关系,对于济南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崛起为超级大城市,意义重大。

善用“政策创新”形成城市大发展的软环境,其重要性往往超越硬件设施建设。2018春节刚过,西安市出台“没有最宽松,只有更宽松”的户籍新政,当年前3个月,近24.5万人落户西安,是2017年同期的9倍,其中学历落户15万人,人才引进1万人。今年4月30日,济南市出台《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济南成为国内继辽宁沈阳、江西南昌之后国内第三个实施“零门槛”落户的省会城市。这种政策创新,对于济南增加人口的聚集度,对于方便群众的生活需求,都有现实意义。

山东有一亿人口,当前城市化率60%多一点,意味着山东还有4000万人口为非农业户口,城镇化任重而道远。根据《2019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济南年户籍人口增长11.45万人,济南人口增量在全国主要城市当中排全国第14位。而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分别飙涨了12.6万、17万、28万、33.8万人、55.4万人,其中杭州市2019年新增人口居全国第一。

超级大城市的两个“显性标志”,一是“主城区”建设要有规模;一个是人口数量要上去——当然,人才也包含在人口概念当中。推动济南在黄河下游崛起为超级大城市,济南还需要在城建、人口人才、产业的“政策软环境”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创新。(内容转自大众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公司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智库联系处理。
政商智库网隶属于北京正商方略经济咨询中心是一家独立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广泛联络国内外政府领袖、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学者等,举办国际峰会论坛、组织技术交流、行业研讨会及参访,为社会各界提供智力支持。联系电话:13810102624(王老师)
主要业务领域有:战略咨询、公关服务、承接政府和企业委托、邀请专家出席论坛会议授课等